南寧小提琴演奏 南寧木質(電提)演奏
2013-06-15 16:37 點擊:次
請看以下(木提)的結構:
我先解析一下(木提)的工作原理:
首先通過琴弦的“顫動”產生最基本的“頻率”就是常說的“音”,此時琴弦所產生的物理能量非常“弱”聲音很小,只能是演湊者自己能感覺得到。
琴弦產生的物理能量通過(橋碼)傳遞到(木質的共鳴箱)共鳴箱在琴弦的物理能量的作用下,產生“震動”作用并且與琴弦的震動“頻率”(異步/反相/諧振),為什么是異步和反相?因為共鳴箱自身是沒有聲音的,必須是受到外部的作用力才會引起作用,所以共鳴箱的聲音是比琴弦的聲音是遲一步,并且是“相位”相反的,但是頻率相同。
琴弦的物理能通過橋碼傳遞到共鳴箱,并且帶動共鳴箱的作用將聲音放大,這完全是一種物理性質的能量放大過程。
所以(木提)對木材質量的要求非常高,否則會直接影響整體聲音的效果。
電提與木提在工作的原理上基本相同,最大的區別是能量的形式轉變了。
大家看看電提的結構,除了沒有共鳴箱之外其他的部件基本相同,而且還多了一些其他的器件。
拾音器是一種能量轉換的電子元器件,它的作用在電提里面起關鍵的作用,它把琴弦上的物理能量直接轉換成電子電荷,這是一個非常微妙的過程。如果對電子學不了解的朋友一定會覺得很不可思議,但從電子技術的角度來看這是很簡單的一個過程。
這種電子器件,它本身帶有靜止的“自由電子”,在沒有受到任何外部作用的情況下這些“自由電子”是靜止不動的,它是受到外部作用的情況下這些“自由電子”才會產生運動。
在電提上就是利用了它的這種特性,大家看到(電提)的結構圖就明白了,拾音器安裝在橋碼的下面,當琴弦震動的時候所產生的物理能量被橋碼傳遞到拾音器上,拾音器就將此物理能量轉換成電子電荷,而且這些電荷與琴弦的震動頻率是相同,也是異步/反相。唯一不同的就是形式上已經發生質的變化。
這些被激活的自由電子,在運動的過程中形成電荷,而這些電荷就是我們需要的電子信號,將這些電子信號通過電子放大處理,就可以形成我們需要的“聲音”了!
但是現在很多朋友都說電提的聲音不好聽,其中的原因有客觀的因素也有主觀的因素。
剛才已經說過(木提)(電提)的物理工作過程,再說說(木提)的聲音內涵,我們在正常情況下聽到的聲音里面包涵了有三種元素:
1 .琴弦顫動的聲音
2 .共鳴箱的聲音
3 .環境的反射聲音
這三種聲音就組成我們熟悉的小提琴聲了!
然而電提的聲音里面缺少了其中的兩種聲音元素,因此聲音聽起來非常“干”而且有些還由于電路的設計問題造成聲音種種不適!這是一個很客觀的事實。
在下從1995年開始對電提,進行了10年的研究與生產才發現了這些問題,并且有針對性的想出很多解決的方法,我通過采用數碼處理技術,有針對性的對共鳴箱的(二次反射)效應,作了取樣疊加的方式,彌補沒有共鳴箱的缺陷,在運用多次反射的技術模擬環境的反射聲,通過這種方式雖然不能完全達到(木提)的音色,但又形成了另一種(木提)不能做到的效果,可為各顯其色。
希望這篇短介能讓更多朋友了解電提。